作者: 王 燕 來源: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: 2021-01-23 10:01
“飛過半個地球,最終駐足喀什市岳普湖縣。我要打開一扇窗,讓孩子們發現新的世界;我要肩負使命,開啟夢的航船,踏上信念比生命更重要的旅程,讓我們共同點燃希望的明燈。”這是菏澤高新區呂陵鎮初級中學教師范鳳珠在援疆日記中的一段話。
一支粉筆,寫出桃李芬芳;三尺講臺,傾盡滿腔熱情。作為菏澤市優秀教師、教學能手,范鳳珠從教二十三年來,堅持立德樹人,在教育路上播撒愛心,歷練匠心。時光荏苒,白駒過隙,一直埋藏在她心中的支教夢卻從未改變。
直到2020年8月,根據國家實施第二批萬名教師支教計劃要求和山東省援青工作需要,在全省選派350名優秀教師赴西藏、新疆、青海支教一年。范鳳珠得知消息后,積極報名,并被選派到新疆進行支教。
“支教,是我多年的心愿,我很珍惜這次援疆的機會,也得到了家人的支持。”范鳳珠說,一個月后,她懷著為祖國邊疆教育事業奉獻的堅定信念和熱忱,告別耄耋雙親,背上行囊,毅然決然地奔赴新疆喀什市,開啟了她為期一年的援疆路。
初到喀什市,干燥的氣候和不習慣的飲食,讓范鳳珠咽喉腫痛,眼睛干澀不適,起了一身疙瘩。當家中掛念她的親人問起她的身體時,她只樂呵呵地說:“身體一級棒,一切安好,放心!”
根據安排,范鳳珠前往岳普湖泰山中學支教。報到的那天是周六,她來到辦公室放下行李,二話不說就擼起袖子熱火朝天地干起活來:掃地、清除垃圾、布置物品……同行的老師們都勸她,兩天的活,悠著點,但她卻輕松地說:“沒事,累不著,來這兒就是干活的。”
在岳普湖泰山中學,范鳳珠擔任七年級B班的數學課。由于這個班的學生基礎差,教起來難度非常大。但范鳳珠卻充滿信心,自接手班級以來,她根據學生實際情況認真備課,研究教法,積極反思教學,加班加點成了常態。
“范老師特別擅長調動學生的積極性,可以說,每一節課都是她們師生互動的舞臺。”岳普湖泰山中學的一位老師曾這樣說道。
為了讓學生能及時得到訓練,范鳳珠親自到縣城的打字社給學生打印講義;為了鼓勵學生努力上進,她到商店為學生購買獎品,并一一寫上激勵的話語……漸漸地,在她的課堂上,多了幾分學生們的理解與感恩,少了幾分浮躁與叛逆。
范鳳珠不僅在教學中盡心盡力,而且在“青藍工程”活動中,積極與當地的青年教師一對一師徒結對,手把手傳幫帶,促進學校青年教師盡快成長。她所輔導的兩位數學教師在喀什市青年教師素養大賽中分別榮獲一、二等獎。此外,她還積極參加“保護生態環境,建設美麗家園”為主題的志愿活動,到沙漠中撿拾垃圾,為和諧共生、綠色發展盡綿薄之力。
在新疆這片蒼茫的草原上,范鳳珠是一株無名的小草,沒有花的芳香,更沒有驚天動地的事跡,但她卻用真情在這片廣袤的大地抒寫著最真實的故事。
“生命是一條單行道,我們永遠不會再次走過相同的風景。作為一名援疆人,當看到呵護的幼芽長成參天大樹,雛鷹開始翱翔天際,你才會真正地思考生命到底是什么。”范鳳珠說,這是很多支教老師共同的心聲。離家的孤獨、對生命的感悟,讓她學會了堅守,學會了執著。援疆之路還在繼續,范鳳珠依舊會以責任與擔當為人生添彩,把汗水揮灑在這片美麗的土地上。
記者 王 燕
(圖片由范鳳珠提供)